甲方MRO采购,请一定转告采购总和老板,MRO供应商不是越多越好!

甲方MRO采购,请一定转告采购总和老板,MRO供应商不是越多越好!

发布于 2025-07-13
甲方MRO采购,请一定转告采购总和老板,MRO供应商不是越多越好!
标讯类别: 国内招标 招标编号:
资金来源: 其他 招标人:
开标时间: 招标代理:



在MRO工业品采购领域,很多采购总和老板都存在一个误区,认为供应商数量越多,就越能保障物资供应,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和更好的服务。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探讨一下。

为什么会聊这个话题呢,因为上周在我们工品之家的交流群里面一个MRO供应商说他们客户现在只要报价至少要十几家来报价,这个话题一抛出几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,乙方MRO供应商几乎吐了一大堆苦水。其实受害的不仅仅是乙方供应商,甲方客户其实同样是利益受损者。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。

首先,从采购成本角度来看,供应商过多,管理成本会大幅增加。 每一个供应**需要采购人员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沟通、协调、管理,包括订单下达、交货跟踪、质量反馈等环节。当供应商数量庞大时,这些工作的繁琐程度会呈指数级增长。例如,一家企业原本有3-5家MRO供应商,采购人员可以较为轻松地管理各项事务。但当供应商增加到20家时,采购人员需要频繁切换沟通对象,处理不同供应商的各种问题,时间和人力成本大幅攀升,而这些额外的成本最终都会间接反映在采购成本中。当一家企业的采购量相对固定时,供应商过多会导致每家分得的订单份额减少,反而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:一方面成本不降反升,每家供应商获得的业务量减少,其单位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会显著增加,这些隐性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报价中。另一方面管理复杂度增加,采购人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协调多家供应商,整体工作效率下降。

其次,在产品质量把控上,供应商多并不意味着质量更有保障。 不同供应商的生产标准、质量管控水平参差不齐。当企业引入过多供应商时,很难对每一家的产品质量进行深度把控和持续监督。这就可能导致进入企业的MRO产品质量不稳定,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。**,企业采购的一批工业润滑油,来自不同的多家供应商,有的批次润滑效果好,有的批次却出现杂质过多的情况,这会让生产线上的设备面临不同程度的磨损风险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故障,影响生产进度。

另外,再说订单交付。 供应商数量多了,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增加,出现交货延迟的概率也会上升。因为每个供应**有自己的生产计划和物流安排,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,就可能影响交货时间。而企业生产对MRO物资的需求是连续性的,如果频繁出现交货延迟,企业可能不得不增加安全库存,这又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和仓储空间。配合度下降:订单量小的供应商往往报价积极性低,对紧急需求的响应速度慢,服务质量难以保证

最后,怎样才是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呢 企业应该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优化,保留那些产品质量可靠、交货及时、价格合理、服务优质的核心供应商。与这些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**关系,通过深度**,实现互利共赢。**,企业可以与核心供应商共同探讨降低成本的方法,分享生产计划,让供应商更好地配合企业的需求,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。

我再分享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客户案例,有一个客户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差不多有十家供应商,我们每个月拿到的订单极其有限。他们的MRO采购这一块做的一团糟,MRO采购基本上都做不到两个月就辞职,一年不到的时间换了五个采购。后来随着**的深入,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专业和良好的服务能力,也听从了我们的一些建议。他们召集供应商开会,把份额做得少服务不行的供应**砍掉了,只保留了主要的3家供应商。随之而来的正循环也出现了,保留下来的3家供应商因为竞争变少,订单变多。报价,交付,服务全部都提高了。客户家的MRO采购也走上了正轨,变得更加高效和稳定。

结论就是MRO供应商并非越多越好。 采购总和老板们应该转变观念,重视供应商的质量而非数量,通过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管理,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更稳定、高效、低成本的物资保障。只有这样,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
作者:萧大哥

来源:做MRO的萧大哥

原文:甲方MRO采购,请一定转告采购总和老 板,MRO供应商不是越多越好!





在MRO工业品采购领域,很多采购总和老板都存在一个误区,认为供应商数量越多,就越能保障物资供应,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和更好的服务。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探讨一下。

为什么会聊这个话题呢,因为上周在我们工品之家的交流群里面一个MRO供应商说他们客户现在只要报价至少要十几家来报价,这个话题一抛出几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,乙方MRO供应商几乎吐了一大堆苦水。其实受害的不仅仅是乙方供应商,甲方客户其实同样是利益受损者。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。

首先,从采购成本角度来看,供应商过多,管理成本会大幅增加。 每一个供应**需要采购人员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沟通、协调、管理,包括订单下达、交货跟踪、质量反馈等环节。当供应商数量庞大时,这些工作的繁琐程度会呈指数级增长。例如,一家企业原本有3-5家MRO供应商,采购人员可以较为轻松地管理各项事务。但当供应商增加到20家时,采购人员需要频繁切换沟通对象,处理不同供应商的各种问题,时间和人力成本大幅攀升,而这些额外的成本最终都会间接反映在采购成本中。当一家企业的采购量相对固定时,供应商过多会导致每家分得的订单份额减少,反而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:一方面成本不降反升,每家供应商获得的业务量减少,其单位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会显著增加,这些隐性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报价中。另一方面管理复杂度增加,采购人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协调多家供应商,整体工作效率下降。

其次,在产品质量把控上,供应商多并不意味着质量更有保障。 不同供应商的生产标准、质量管控水平参差不齐。当企业引入过多供应商时,很难对每一家的产品质量进行深度把控和持续监督。这就可能导致进入企业的MRO产品质量不稳定,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。**,企业采购的一批工业润滑油,来自不同的多家供应商,有的批次润滑效果好,有的批次却出现杂质过多的情况,这会让生产线上的设备面临不同程度的磨损风险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故障,影响生产进度。

另外,再说订单交付。 供应商数量多了,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增加,出现交货延迟的概率也会上升。因为每个供应**有自己的生产计划和物流安排,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,就可能影响交货时间。而企业生产对MRO物资的需求是连续性的,如果频繁出现交货延迟,企业可能不得不增加安全库存,这又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和仓储空间。配合度下降:订单量小的供应商往往报价积极性低,对紧急需求的响应速度慢,服务质量难以保证

最后,怎样才是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呢 企业应该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优化,保留那些产品质量可靠、交货及时、价格合理、服务优质的核心供应商。与这些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**关系,通过深度**,实现互利共赢。**,企业可以与核心供应商共同探讨降低成本的方法,分享生产计划,让供应商更好地配合企业的需求,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。

我再分享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客户案例,有一个客户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差不多有十家供应商,我们每个月拿到的订单极其有限。他们的MRO采购这一块做的一团糟,MRO采购基本上都做不到两个月就辞职,一年不到的时间换了五个采购。后来随着**的深入,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专业和良好的服务能力,也听从了我们的一些建议。他们召集供应商开会,把份额做得少服务不行的供应**砍掉了,只保留了主要的3家供应商。随之而来的正循环也出现了,保留下来的3家供应商因为竞争变少,订单变多。报价,交付,服务全部都提高了。客户家的MRO采购也走上了正轨,变得更加高效和稳定。

结论就是MRO供应商并非越多越好。 采购总和老板们应该转变观念,重视供应商的质量而非数量,通过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管理,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更稳定、高效、低成本的物资保障。只有这样,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
作者:萧大哥

来源:做MRO的萧大哥

原文:甲方MRO采购,请一定转告采购总和老 板,MRO供应商不是越多越好!



附件(6)
附件_522599943_331355737.webp
下载预览
附件_522599943_331355738.webp
下载预览
附件_522599943_331355739.webp
下载预览
附件_522599943_331355740.webp
下载预览
附件_522599943_331355741.webp
下载预览
附件_522599943_331355742.webp
下载预览